報告:全球假貨貿易增多 主要來自中港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3/19 16:26

分享:

分享:

經合組織和歐盟知識產權局周一(18日)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,近年假冒和盜版商品貿易量穩步上升,目前佔全球貿易總量的3.3%。其中,海關查獲的假貨,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。

報告根據海關查扣數據指出,2016年假冒商品貿易價值為5,090億美元,高於2013年的4,610億美元(佔全球貿易額2.5%)。有關統計不包括本國生產消費的假貨,或通過互聯網分銷的盜版產品。

美國最受害 其次歐洲國家

歐盟知識產權局執行董事Christian Archambeau表示,假貨和盜版問題,對創新和經濟增長構成重大威脅。經合組織公共治理部主任Marcos Bonturi指出,假貨貿易搶走企業和政府的收入,助長其他犯罪活動,還可能危及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。他又稱,造假情況在在治理不善的地方猖獗,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反腐敗工作至關重要。

據了解,2016年查獲的各類假冒商品中,佔比最高的依次是鞋類、服裝、皮具、電子設備、手錶、醫療設備、香水、玩具、珠寶和藥品。海關官員表示,吉他、建築材料等以往不常見仿冒商品,被查獲的仿冒品數量亦上升。

海關查獲的假貨,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。其他主要假貨來源地包括阿聯酋、土耳其、新加坡、泰國和印度。

至於受假冒和盜版行為影響最大的國家是美國,被查扣的假貨中24%盜用美國的品牌或專利。其次是法國(17%)、意大利(15%)、瑞士(11%)和德國(9%)。新加坡、香港以及巴西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,也受到愈來愈多的影響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